当前位置: 首页 要闻动态 乡镇(街道)播报

乡镇(街道)播报

旧县街道:“缩面提标”激活基层“一池春水”

发布时间:2020-08-07  来源:  浏览:3782

“最高工资4344元,平均‘缩面’比例98%,一人兼多职、一人取多酬,工作当主业,干事热情高,群众反映好。”在旧县街道九龙社区和龙海社区,“缩面提标”建设相对职业化村(社区)干部队伍试点工作以来,基层干部的结构得到优化,服务能力有效提升,报酬待遇大幅提高,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更足、更强劲。


在九龙社区为民服务大厅,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络绎不绝。在社区党务公示栏内,涉及群众的10多项业务办理流程、需提供的材料、由谁办理、联系电话等内容一应俱全,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只需“按图索骥”,在服务大厅就可轻松办理、一站式办结。像办理准生证这样的业务,直接由社区党总支书记负责办理,其它业务由相应的社区“三委”成员负责办理。除外出开会、上街开展相关工作外,社区干部一天8小时坐班、晚上轮流值班,群众办事方便快捷。

这就是该街道实施“缩面提标”,建设相对职业化村(社区)干部队伍试点工作以来发生的可喜变化。

在“缩面提标”前,九龙社区有殡葬信息员、土地信息员、村庄规划员、民兵连长、地震群测群防员、食品安全信息员、残疾人联络员等村级“几大员”13类,龙海社区有26类,除部分岗位由社区“三委”成员兼任外,还外聘了30余人担任相应的“大员”。

“像计划生育员这样的岗位,报酬每月只有30元,多数人不愿干,干着的也只是把它当作副业,遇到群众办理相关业务,找人很难,往往要跑好几趟。”龙海社区党总支书记杜康敏对以前低薪酬高分散的村级“大员”状况深有感触。


 “缩面提标”试点工作开展后,该街道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缩面提标”试点工作进行研究,组建工作专班深入试点社区对村级“几大员”类别进行梳理汇总,对村(社区)干部深入摸底、全面考察,按照“应缩尽缩”的要求,逐人逐岗分析研判,“一村一策”制定工作方案。在深入摸底和广泛征求意见后,把职责相近、业务相邻的村级“几大员”进行整合,理顺岗位关系,明确工作职责,细化工作任务。“缩面提标”后,九龙社区13类“大员”承担的工作由5名社区干部兼任,“缩面”比例100%;龙海社区26类“大员”承担的工作由10名村组干部兼任,“缩面”比例达96%。

 “缩面提标”不光是人员的缩减,还是待遇的大幅提升。在不增加财政负担的前提下,“缩面提标”让村组干部实现了“4315”的增资目标。即:社区书记、主任月平均收入达到 4000元左右;副书记、副主任、监委主任月平均收入达到3500 元左右;居民小组长月平均收入达到 1000 元左右;副组长月平均收入达到500元左右。

“现在到社区做业务,媳妇不会左一个电话右一个电话催着回家整烤烟了。”说到“缩面提标”的获得感,龙海社区龙海三组组长甘发有最有发言权。在“缩面提标”前,他担任龙海三组组长、二三组联合党支部书记和烤烟辅导员,每月工资1300元。除了电话费和车辆加油费,所剩无几。待遇低,耽误活计,家人不理解、不支持。“缩面提标”后,他增任了5个职位,每月工资增加到了2510元。待遇提高了,家人也支持他干好工作。


 “缩面提标”带来的不只是基层干部结构的优化、待遇的提升和工作热情的高涨。随着手头业务工作的增多,基层干部体会到了知识的欠缺和能力的不足,普遍存有“本领恐慌”。在九龙社区和龙海社区,报名参加村组干部学历提升的人多了起来,工作之余学电脑知识、学业务知识的人也多了起来。“缩面提标”犹如一股活水清泉,激活了基层这“一池春水”。(通讯员:王江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