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1-25 来源: 浏览:2274
胡明成,男,汉族,1966年3月出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在职硕士学位,农业推广研究员,昭通市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先后荣获昭通市先进工作者、云南省先进工作者、昭通市“乌蒙工匠”、云南省“云岭工匠”。2017年被云南省总工会命名“胡明成劳模创新工作室”,2018年被昭通市总工会命名“胡明成乌蒙工匠工作室”,2019年被云南省总工会命名“胡明成云岭工匠工作室”。
昭通境内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在造就了昭通生物资源丰富多样的同时,也导致全市山高坡陡、交通不便,坡地多、平地少,作物种类多、产业规模小,造成昭通既是农业大市也是农业弱市、“有农业无产业、有产品无商品”的落后局面,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是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区域。在胡明成同志看来,发展农业产业助推脱贫攻坚,是一个农业科技人员义不容辞的责任。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工作中,他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团结带领团队成员,不畏艰辛、跋山涉水,深入田间地头搞调查研究、抓科研推广、培育特色产业,为助推昭通脱贫攻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参加工作以来,胡明成同志跑遍了昭通的山山水水,对全市农业进行深入全面的了解,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数据和资料,撰写了大量的文字材料。同时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执笔起草了《昭通市粮食安全生产规划纲要》、《昭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百万吨粮食增产计划的意见》、《关于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意见》、《昭通市5万亩马铃薯高标准示范基地(洋芋帝国)建设工作方案》等文件,积极为推动全市粮食产业发展建言献策,特别是《关于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意见》,秉承了“老产业+新理念、新机制、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思路,从科技、机制、政策等方面推进产业实现良种良法、高度组织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三个全覆盖”,促进马铃薯产业由传统生产到现代农业的转变。
2009年起,胡明成全面主持全市以高产创建、规格化间套种技术、地膜覆盖为主的“十大粮食科技措施”,主持编制以“七统一”措施为主的技术手册1本、印制发放16000份,累计深入一线开展科技培训108场次,培训农技人员及农户13265人次,累计组织实施粮食高产创建1035.6万亩次,推广粮食作物规格化间套种技术5200余万亩次、地膜覆盖栽培2475万亩次,有效促进了全市粮食科技应用水平的提高。2019年,全市粮食科技综合应用率达95%、比2008年提高8个百分点,粮食平均单产287.44千克/亩、比2008年增104.8千克/亩、增57.38%,粮食总产达237.33万吨、比2008年增86.91万吨、增57.78%,有力支撑了全市粮食基本实现自给。
马铃薯是我市广大山区农户的主栽作物,是与脱贫攻坚联系最为紧密的农业产业,也是助推脱贫攻坚的农业优势产业。作为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昭通综合试验站站长和市级马铃薯产业指导服务专家组组长,胡明成带领综合试验站团队成员和市级32名马铃薯专家,针对昭通马铃薯品种更新速度慢、脱毒种薯生产能力和应用率低、绿色高质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较为落后、产业化水平低下等问题,开展关键技术研究应用及产业培育工作,力尽所能将马铃薯产业打造成为助推脱贫攻坚的农业支柱产业。一是主持引进杂交实生籽资源,利用昭通自然气候优势,开展一年三季选育工作,选育出高代品系174份,通过省审定马铃薯新品种2个,提交登记新品种2个,其中昭薯6号进行转化应用、推广面积3.6万亩。二是主持开展马铃薯脱毒微型种薯“滴灌+雾化+基质”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在硬件设计、技术管控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2016年获“云南省职工创新创意成果展”创新类成果金奖,2017年被国内外专家认定为“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技术,已申报专利6项,目前在市内两个企业进行转化应用,应用面积达4700m2、年生产微型薯能力达1200万粒以上,为全市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生产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主持开展马铃薯品质提升、绿色高质高效及土传病害防控等试验研究,在品种、新型肥料和农药、生物可降解地膜筛选以及增施中微量元素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自2017年在5个示范县每年示范集成技术500亩、辐射带动15000余亩,增产增效10%以上。四是先后组织引试马铃薯新品种50余个,其中“青薯9号”和“云薯系列”品种在全市推广应用面积达150万亩以上、平均亩增产200千克以上、总增产30万吨。五是组织指导建立优质种薯生产基地30.12万亩,实现平均亩产1.8吨以上、总产值15.1亿元。六是牵头制订《昭通市马铃薯栽培技术实用手册》并印制发放11200份,深入主产区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组织抓好新品种及配套新技术推广应用,三年共计开展技术培训34场次,培训农技干部、企业技术人员及农户2599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500份。2019年,全市马铃薯良种良法覆盖率达100%,脱毒良种覆盖率达65%、比2017年增32个百分点,全市马铃薯平均单产达1.6吨/亩、比2017年增420.67千克吨/亩,鲜薯总产达475.2万吨、比2017年336.11万吨增139.09万吨、增加产值16.69亿元,主产区贫困人口人均增收671.4元。
为改变昭通玉米生产上外来品种多、适应差、抗病性弱、自育主导品种严重缺乏的现状,胡明成于2012年牵头组建玉米创新团队,组织市内13家科研育种单位开展联合攻关,广泛与省内外育种单位开展技术合作,形成抱团取暖、快出成果的有效运行模式,推进玉米新品种选育工作取得快速突破,截至2019年,共计主持创新玉米自交系20余份、通过省审定玉米新品种3个、提交审定2个、意向性合作转化品种2个。同时,为解决马铃薯间作玉米种植模式人工成本高、综合产值低的问题,胡明成还主持开展了马铃薯和玉米两季净种模式探索,通过筛选使用马铃薯和玉米早熟品种、调整播种期等措施,实现早春马铃薯和夏播玉米双丰收,2019年在全市11个县区示范2.4万亩,马铃薯亩产达2500千克以上、玉米单产达500千克以上,亩产值5000元、增效2800元,总增效6720万元,预期可应用面积50万亩、年新增产值14亿元。
近30年来,胡明成同志带领团队在发展昭通农业的道路上摸索前行,用双脚不断丈量乌蒙大地,将希望和成果带到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依靠执着坚守收获了丰硕成果,先后获得了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4项、先进个人1次,获市厅级科技成果奖励20余项次、先进个人1次,被聘为昭通市委联系专家,2013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