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8-03 来源: 浏览:5817
我的乡愁
文/刘冬梅
几天前朋友圈纷纷转载一条信息,“苍天无情人有情,区长到受灾街道指导风雹灾害救灾工作”,打开信息一看,我的老家也是灾区,脑子里立刻闪现出小时候发生严重风雹灾害,大人们之间弥散的那种痛苦、绝望,及大人们的情绪让我们小孩产生的生活无望的恐惧感。我马上拨通了老家亲人的电话,确定我的老家受灾不算严重,烤烟是农村主要经济作物,孩子上学花钱指望它,盖房买车指望它,这一次风雹又要让多少农民今年的愿望破灭,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痛心啊!
挂完电话,思绪又把我带回了老家,带回到很多年前。
它充满着温暖、甜蜜,让人思念,让人眷恋,只想依偎在她那只属于你的怀抱,它又纠缠着痛苦、感伤,撕咬着你的心,让人想逃避它,远离它;它如同乳汁,滋养着你,哺育着你,又如同荆鞭,抽打着你,鞭策着你;它一边用那只长满茧子的皴裂的右手紧紧拽着你,不让你迷失,又用左手狠命地向外推你远走。
生我养我的村庄坐落在群山之间,鳞次栉比的房屋错落在山坡上。村子的前面(西面)是大山,那山上就是国有林场,里面的树粗大、笔直、茂密,茂密到什么程度呢?记得小时候父亲带我到那山上捡菌子,进了那山没走多远,我就问父亲:“我们走到到哪里了?”我担心父亲带着我走远了,迷失在森林里。父亲找了一个位置让我看对面是什么?不就是我们村的房屋么!那山上有很多菌子,但是父母从来不让我们单独到那山上去捡,怕进了山就找不到出来。在国有林场和村子之间,有一条河,河因地势不同,河床有的地方宽有的地方宅,河里有小石头,大石头,偶尔还会有小小的沙滩。小石头通过经年累月的摩擦,有的像鸡蛋,有的像薄饼,有的大一些,有的小一点,不论它如何奇形怪状,它们都有个共同的特点,圆圆的,滑滑的。河床上还会俯卧着大石头,有的甚至大得占据四五米宽河床的一半,河水被挤得只好从一侧流过。大石头在流水和风化的作用下,出现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圆圆的如锅底那样的坑,一条条杂乱交错着的石纹、裂痕,仿佛在用那只属于它的语言和文字向世人讲述那些古老的故事,裂痕里长着草或小树,一些叫不上名字的植物。河两侧有的地方长子密密麻麻的野竹,有的地方长着不知名的树,有的地方是陡峭的岩壁,岩壁上有着奇形怪状的钟乳石,偶尔长棵树,那一处岩壁便独成一道风景。河下游两三公里处,四五米宽的大河干脆从一块巨石下穿过,形成了一座天生石桥,桥上俨然就是一座小山模样,还长着许多碗口粗的树,树的中间是一条小路,牛羊从桥上通过到河对岸吃草,这里地名便叫“天生桥”。这是一条季节河,夏季涨水,春秋冬三季会断流,这条河是承载最多快乐的地方。夏季涨水,洪水一过,便下河洗澡,男娃娃女娃娃大的小的一群一群的,不会游泳的在水浅的地方,会游泳的在深水区扎猛子,胆子大的直接爬到水里耸立的岩石上玩“跳水”。河里玩够了水,便到河边玩泥沙,过家家。到断流的季节,大人们娃娃们就到河里捞鱼,在这河里抓鱼,很多时候不靠技术,靠运气,有时运气好,遇到一个小水塘,一把抓下去都是鱼,从来没有抓过鱼的萌娃娃都可以抓一小桶提回家。过年,年老的年轻的,在家的出门在外的,们都要到河里游玩一趟,有的抓鱼,有的赏风景,有的捡石头,把那鞭炮在干涸的河床上点燃,因为两侧有山的缘故,在回声的作用下,震天响。老人们说,河水是从上游一个叫落水洞的地方钻到了地底下,又从下游一个叫冒水洞的地方钻了出来,并没有断流,只是钻到暗河里去了,我从来没有见过落水洞和冒水洞,只是上游村庄和下游村庄都水肥田美,所以我们村名就叫“干河”。这么一说,朋友要问,那你们村没水喝啰?有的,而且一年四季喝的都是天然山泉水。村子的后面(东面)是群山,山上也是茂密的树,只是没有国有林场山上的树粗壮,每条山谷里都流着一年四季几乎不断流的溪水,溪水汇聚到村子左侧(东南面)的一个小水库里,水库上方挖了个水池,自来水直接输送到各家各户,水库下方有个更小的小水池,没有自来水的年代,各家各户就到里面挑水喝。水库和水池里的水又都流进了村前的河里,在水库和河之间,在村子的周围就是肥沃的田地,田地里随着地势和季节的变换变化着色彩,金灿灿的菜花,绿油油的麦苗,金色的麦浪,挂满果子的果树……在村庄里,田地间,偶然一块突兀高高耸立的巨石,随着地势形成绝壁,上面长两棵两个大人环抱不下的大树。村里的人祖祖辈辈在这里耕作生息。公鸡啼鸣过后,袅袅炊烟伴着晨曦晨雾在群山间升起,男人们在田地间的吆喝声,羊群牛岭叮咚声,女人站在村口大声喊外出劳作的家人回家吃饭的声音,娃娃们的欢闹声,伴着大自然说不清叫不明的各种声音,说它是一首繁衍生息的乐章,少了那如画的美景,说它是一副绝世画作,少了那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动听的美妙韵律。最丰富的色彩莫过于大自然的色彩,最美的景致莫过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遗憾我不是摄影大师,没有办法将美景尽情展现给大家,遗憾我不是语言大师,没有办法用语言彰显它的魅力。
这里当然不是世外桃源。由于村子小,只有30户左右的人家,所以村子里没有学堂,孩子们要读书,得到三公里外的邻村的邻村去读小学,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学校各级管理没有现在到位,经济没有现在好,村里大大小小一至六年级的孩子每天得跑来回7公里的路回家吃晚饭,再带上第二天的早饭去上自习,在学校里睡,不然赶不上第二天上课。热天常常是到第二天早上饭就馊了,因为晚饭一般都是早上吃剩的。那时农村都不买也不用电饭锅,怕费电,山上捡不完的干柴不花钱,煮饭要先淘米、煮米、控米,然后再蒸熟,才炒菜,放学回家再这样等着煮熟饭,再去上自习就要迟到。有时回家还要割猪草、马草,添一碗冷饭拌点辣椒酱或者剩菜吃完,再带上第二天的早饭就去上自习,那早饭也是极其简单,根本谈不上什么营养,更不要说营养均衡了。学校专门准备了一个大锅灶给各个村的住校学生第二天热饭。我那时经常迟到,班上有个规定,迟到一天,扫地一周,在我的印象里,班上的教室很长一段时间是包给我打扫的,终于有一天老师又看见我扫地,问我:“为什么总是你扫地?”我说:“因为我经常迟到,迟到一次要扫一周教室。”第二天老师就在班上改了规定:以后迟到一次只扫一天地。我就如同被释放了人身自由的人那般高兴,我更加喜欢那个戴眼镜的老师了,学习也进步很多。直至二十多年后的今天,那种心情还记忆犹新。父亲是村里少有的读过高中的文化人,母亲虽然没有读过书,但是聪慧勤劳,家里经济状况在村里算是较好的,但是没有办法,村里家家孩子都这样。
小学读完,要渡过村前那条河到八公里外的集镇上读中学,那时我父母意识好,把我送到了更远的升学率高的另一个集镇上读初中,本来村里上学的人就少,一起上学的四个人有的留级,有的辍学,读初中就只有我一个人。那中学两个星期放三天,二十多公里路,早上吃了早饭就走路去上上晚自习。遇到涨水,就得从村庄后面绕道经过另一座公路桥,过了那河再去上学。爷爷看我上学上得辛苦,说:“我可怜的宝宝,读书这么远又没有伴就不要去读了嘛。”父亲说了句:“你知道什么?”便再也没有提。如此走了一个学期,初一下学期,父亲给我买了一辆自行车,把我高兴坏了,那时算是相当前卫,相当受宠的了,骑自行车去上学,还有好多人连每星期伙食费都成问题呢。虽然路上有很多又长又陡的坡没有办法骑车,得推车,但是只要上了陡坡,接下来便可毫不费力地骑在自行车上,畅快地滑行很长一段。于是我都是心甘情愿地推着着自行车上了那陡坡,再去美美的享受下坡路段的畅快感。有个星期我依然骑着自行车回家,下一个又长又陡的坡,由于车速太快,到坡底拐弯处没有刹住车,连人带车直接冲进了路边的树林里,幸好有树,把我和自行车撞倒在了路边,我被吓坏了,站起来试试,腿脚还能走路,没有哪里过分疼,又骑着车接着赶路。初二那年修两个乡镇之间的乡道,有个星期去上学,刚好遇到铺碎石在路上,准备上柏油,我骑着自行车在那铺满碎石路上走了一小段,实在骑不动,便下来推,推车也不容易,上一个不算陡却长长的坡,上到一半实在推不动了,想不出什么办法,我索性坐在路边哭了起来,一个放牛的老爷爷看到感叹了句:“这可怜的宝宝!”哭够了站起来继续推着走。
由于上学艰辛,人们思想意识落后,村里十多年前出过一个中专生,便再也没有通过读书走出村庄的人,直到我初中毕业考上师范。村里的老人们都知道师范毕业是教书的,工作以后,每次回家,村里都有人或直接对我说,或转述别人的话对我说:“你看,这么小个女娃娃就教书了,一个人挣别的一家人挣的钱。”那时我是要读高中的,由于家里特殊情况,不得不去读师范,我一边遗憾不能上大学,一边接受着别人的赞扬;我一边痛心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的人的思想意识浅薄,一边想家想回去看看,他们庄稼长得怎么样,看看他们收入怎么样,日子有没有好过一些;一边心疼他们在地里辛苦劳作,广种薄收,一边想要逃避,远离那些让我心疼让我痛苦的人;一边感恩父母养育我,不辞辛劳供我上学,为我尽可能创造好的条件,一边怨他们没有远见,不支持我上高中考大学。
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一直做着这样的梦,我们的村庄成了公园的中心,游人如织,车水马龙。
经过时间的洗礼,所沉淀的唯有爱和美,丑陋和恨,要么被摧毁,要么自行灭亡。大自然的魅力在于它孕育了丰富多彩的生命,并恰到好处地放在了该放的地方,或高山之巅,或深溪,或广袤的平原,或茂密的森林。这个世界的精彩纷呈在于有了不一样的精彩纷呈的人生,因为需要,所以存在,因为存在,所以有价值。每个人都在踮着脚尖够自己想要的幸福,哪里有什么十全十美的人生,因为有了遗憾,有了不完美,所以我们才不懈追求,不断建构我们想要的新生活,再不断推陈出新,我们便在这遗憾与满足间感受到了幸福。走过那么多艰难的路,当路上再遇到困难和崎岖,便不再是难事。
这些年,家乡发生了很大变化,虽然是同样的土地,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进步提升,耕作机械化,产值和效益大大提高。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村里的路,那条小时候大雨过后就去堵水坝的路,那条一下雨就泥泞得无法行走的路,那条一阵风吹来就卷起尘土眯眼睛的路,被硬化了,直接从村头,硬化到村子后面约两公里的已经硬化的乡道上,以前的村庄美,现在的村庄可以说是精美。村庄坐落在巨大森林公园、天然氧吧里,公园里有山,有树,有河,有形态各异的石头,一条长长的玉带嵌在群山间。年轻人都向外奔走,求学、务工、创业,到过年过节,家里有事,他们便顺着那条嵌在林间的路回家,回到村里那棵古老的大树下谈天说地、话家常。村里家家经济收入提高,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很多人家盖了楼房,买了汽车。走进每一户人家,会发现很多家庭增添了一样新的电器——电冰箱,而且都是大冰箱。从前连工作二十分钟左右的电饭锅都舍不得用,现在使用从不停歇耗电的电冰箱也不在话下了,更不要说方便快捷经济实惠的电饭锅和电磁炉。很少到过农村的朋友可能会好奇,农村每年宰年猪,腌腊肉,蔬菜地里现成的拔来就吃,电冰箱有什么用呢?现在人们的思想意识已经不知高了几个八度了,大家都意识到腌制食品不如新鲜食品营养健康,所以,自己家的新鲜猪肉大都放到冰箱里冷藏着慢慢吃。还有好多人可能觉得将山珍——蘑菇,存在冰箱里,等过了有蘑菇的季节,取出来吃是只有城里人、经济条件特别好的家庭才有的情调,这种想法必须改变了。村前村后到处是山,夏季来临山上长满各种各样蘑菇,小时候经常跟大人上山采蘑菇,慢慢地自己就可以到山上采,采蘑菇卖钱可是家里一笔可观的收入呢!那时缺钱,不缺山珍。现在村里的人几乎都不卖菌子了,不缺那点钱,山上捡回来的菌子吃不完的都放在大冰箱冷冻着,慢慢吃,过年过节或者招待客人拿出来——真正的山珍,吃不完,冰箱里存不下才会拿出去卖。常常会听到村里的老人说:“现在吃不愁,穿不愁,我倒是要好好活着呢?”村里虽然还是没有学校,但是孩子们都住校,学校住宿条件好,食堂伙食好,讲究的是营养均衡,孩子们开学由父母开车送到学校,放星期接回家,再也不用天阴天晴下雨下雪都奔走在那条小路上。村里这些年家家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重视教育,村里三十户人家陆陆续续出了市重点高中重点大学的学生。村里那几个时时让人牵挂的特殊困难家庭被评为贫困户,每年国家给补贴,有人被安排了打扫村里道路卫生,发工资给他增加收入。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的生活环境已然将我塑造成了一棵顶着磐石也能生长的草,一个人走了那么多的路,再是什么艰难的路也能走,更何况还是一片坦途。我和家乡早已骨肉相连,无法割舍。不论在哪里,不论什么时候,那一股乡愁都存在内心最深处。
乡愁,是那一股清泉,沁人心脾,滋润心田;乡愁是那条河,经年累月的沉淀,看到的是那澄澈的河水,是那美不胜收的景致;乡愁是那一条穿梭在林间的路,记住来路,不忘归途。
上一篇:公交偶遇(文/林丽芬)
下一篇:马龙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