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24 来源: 浏览:5007
2016年5月以来,马龙区地方戏曲普查工作人员,深入鸡头村街道吴官田村、马鸣乡咨卡村、月望乡深沟、大庄乡新发村等文艺队开展戏曲剧种普查工作。
一、马龙县地方戏曲剧种普查概况。
(一)马龙区地方戏曲剧种剧团现状
据王松编《云南志》记载:“土部官常运应,每出游,以夷姬数十……”经考证这是马龙彝族头人家养的歌舞班子。清乾隆年间马龙花灯较为盛行,那时共有40个花灯班子,马龙花灯在全县范围内都流传,主要在王家庄、张安屯、通泉、月望、旧县、大庄流传演出较多,目前演出的较好的是鸡头村街道吴官田友好文艺队、马鸣乡咨卡村文艺队、深沟文艺队和大庄新发村文艺队。友好文艺队每年腊月开始排练,正月初一集中排练一天,初二开始出灯,出灯时要到寺庙里请灯,祈求保护出灯平安,一直演到农历正月十七才谢灯。花灯也与时俱进,例如他们唱的“正月里是新春,村村寨寨闹花灯;党的政策是明灯,改革开放得民心,老年人出来唱花灯;二月里百花香,紧紧跟着党中央;大年已过春天到,小娃娃出来放鞭炮”。每场演出2至3个小时,在灯上还写着“国泰民安、心想事成、四季平安、万事如意、恭喜发财、一帆风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吉利语言,目前已经传承了六届。马鸣乡咨卡村文艺队每年结合该村乡村旅游,火草手工技艺传习所,节假日演出。
(二)演出团体概况
1972年马龙区成立文艺宣传队,编制30人,先后排练演出了《三访亲》《大茶山》等八个传统剧目;现代京剧《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杜鹃山》等剧目,为繁荣马龙文化事业作出贡献。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撤销马龙文艺宣传队,2004年相关人员并入马龙县文化馆。目前,马龙区没有国办演出团体、改制转企团体和民营团体。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日益提高,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期旺盛,马龙区现有民间办班社也得到较快发展,目前有123支。在马龙区123支农村文艺演出队中,现有保留剧目:花灯歌舞《传统花灯大团场》《彝族花灯团场》《八仙上寿》、《金钱棒》(霸王鞭)《苗族芦笙歌舞》《采茶调》等20多个。新编剧目:花灯歌舞《父女三人夸改革》《歌颂杨善洲》《十劝十赌》等30余个。目前可上演的剧目:花灯歌舞《传统花灯大团场》《父女三人夸改革》《歌颂杨善洲》《彝族花灯团场》《八仙上寿》《苗族芦笙歌舞》《金钱棒》等50多个,大多是参加婚庆、祝寿、丧葬等即兴演出活动。
戏剧创作有白付平创作的小彝剧《草褂情》2010年10月荣获全国第八届戏剧文化奖金奖。全区123支文艺队都有戏曲创作人员,如吴官田村的王新荣,咨卡的曾丽芬,目前,没有人写文艺评论。
二、戏曲人才培养与剧种传承
马龙区文化馆馆长白付平多次创作剧目在省部级刊物获奖(发表),并培养戏曲创作人才在市县级刊物发表作品。区文化馆对该区鸡头村街道吴官田村友好文艺队和马鸣乡咨卡村文艺队申报务工补助发放给文艺队传承花灯歌舞,拍摄照片视频,整理文字资料保存。
(一)戏曲人才主要培养方式:参加各级组织的免费开放培训,积极争取经费创作演出。
(二)戏曲人才来源和去向:主要来源于文化馆和文化站及部分农村文艺骨干,用于县乡文艺演出。
(三)戏曲人才培养结构:编剧、导演、演员、音乐、舞美人才文化馆相对齐全;文化站人员较少,人才相对缺乏;民间办社人才更少一些,但实践经验丰富。
(四)剧种代表性人物与传承概况
1.剧种代表人物概况:鸡头村街道吴官田村友好文艺队队长王新荣汉族,1946年生,多年带领文艺队参加县乡文艺演出起得优异成绩,对马龙花灯传承作出贡献。
2.剧种代表性人物带徒弟受艺概况:鸡头村街道吴官田友好文艺队队长王新荣有徒弟14人,基本都能掌握花灯技艺。马鸣乡咨卡村文艺队队长曾丽芬,带领咨卡文艺队传承花灯团场在市县级比赛中获奖,队员基本掌握花灯团场技能技巧。
三、马龙地方戏曲的现状及建议
(一)戏曲剧种现状
马龙的戏曲剧种有马龙花灯、彝族花灯团场、苗族芦笙歌舞等民间戏曲,例如深沟苗族文艺队,在省级音乐传承人韩尚云带领下,参加曲靖市第一届少数民族歌舞乐展演活动中,他的芦笙首次登上舞台,便以一首芦笙独奏《芦笙恋歌》荣获金奖。在曲靖市第四届少数民族歌舞乐展演活动中,他带领三个徒弟,以一首活泼诙谐的芦笙演奏《阿卯磋格阿飞》再获金奖。2015年9月29日,韩尚云和徒弟演奏的《笙声不息》参加曲靖市第四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比赛,获金奖;2015年11月11日参加曲靖市新农村文艺汇演暨新剧(节)目展演获表演金奖;2015年11月27日,芦笙演奏《笙声不息》代表曲靖市参加云南省第九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获金奖和传承奖。2021年12月,苗族芦笙演奏红歌串烧《红米饭、南瓜汤等》参加曲靖市马龙区农村文艺汇演暨第八届新剧(节)目展演获优秀组织奖。
(二)发展地方戏曲的建议
由于“一度时期”样板戏取代了花灯戏;破四旧,地方戏禁止演出,对地方戏曲传承影响较大。建议加大对地方戏曲剧种的资金扶持和监管力度,对地方戏曲进行拍摄保护,积极申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机会发扬光大。(鸡头村街道文化综合服务中心: 陈 斌)
上一篇:[档案里的马龙故事]:父子铨枢
下一篇:[档案里的马龙故事]:马龙州志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