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魅力马龙 马龙文苑

马龙文苑

笙歌伴我行 声声苗家情 ——马龙援端苗族民兵的别样风景 文图|张冬琴

发布时间:2021-12-23  来源:  浏览:4164

  


    乒乓球比赛

    篮球投篮比赛

    双扣比赛

    掰手腕比赛

    芦笙吹奏表演

    ……

    “我们有体育运动、文娱活动,休息时间还好打发,民兵们思想也稳定。”月望民兵带队领导李源洪说。“不想办法增加点娱乐气氛,两点一线枯燥的值勤值守常规工作,特别复杂严峻的边境疫情,我们民兵思想压力大,精神心理也压抑。真是熬人呢,队伍也确实不好带呢!所以必须要想办法稳定好队伍,干好工作。”

 

      马龙芦笙舞在边境线

    韩江波、张文光、张光强是月望的苗族民兵,从马龙出发时就特意带上心爱的宝贝乐器——芦笙,一是闲暇时为大家演奏一下,方便娱乐,活跃气氛;二是方便自己学习提高吹奏技艺,为传承好芦笙舞努力。

    韩江波就是我们马龙知名“云南省民族民间音乐艺人”、云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马龙苗家山寨“芦笙王”韩尚云老师的儿子,也是父亲的芦笙弟子

团队中的一个。

    向韩江波问起他爹学习吹奏芦笙的故事,他告诉我:父亲韩尚云从小受苗家歌舞影响,喜欢,渐渐喜欢上了芦笙舞,不管到哪里,总会随身携带着芦笙。为把芦笙舞学好,他拜苗家老艺人张开发为师,无数次摔得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他都咬牙挺住,有一次跳舞时他的腿摔断了,但依然没有放弃。每天清晨他都会早早起来练习,还经常到外地向其他芦笙歌舞艺人请教。我爹满脑子都是芦笙舞,有时晚上睡觉都抱着芦笙一起睡,说梦话都是关于芦笙歌舞的。凭着对民间艺术的热爱和坚持不懈,终于在蹲跳、撮跳和翻滚等动作的基础上,新创了双脚倒挂树上吹奏的“倒挂金钩”,头立地双脚朝天的倒立舞等绝技表演;还创作了表达苗家风情的多支曲子。

    俗话说“芦笙一响,脚板发痒。”芦笙是最古老的民间乐器之一,也是苗族的精神文化象征,它承载了苗族的喜怒哀乐,也见证了苗族的历史兴衰。芦笙是唯一恒定不变的民族乐器,芦笙曲调大体分为祭祀,抒情和叙事三大部分,芦笙吹奏都要配合舞蹈边吹边跳,既有舞蹈之人,又有武术之刚。随着马龙对芦笙歌舞的重视和关注逐渐加大,不少年轻人开始喜欢芦笙歌舞了,跟韩尚云学习的徒弟越来越多,我们不仅活跃在村村寨寨,而且还在省、市、区文艺演出中频频亮相,并获得广大观众好评点赞。有作品《芦笙恋歌》《阿卯磋格阿飞》《笙声不息》《黎明露珠曲》《笙之恋》先后获奖。创作民间歌舞《跳月》《采花山》《出嫁歌》《迎亲调》等20多个。这些被誉为散落古老苗寨的“绿色明珠”,令人痴迷陶醉。一曲曲高亢嘹亮的芦笙音乐和着优美的舞姿,让人们无不感受到芦笙歌舞的魅力。

    说到韩江波自己,他说:我和弟子们在技艺上还差我爹就很远了,必须时时努力练习,为我爹的理想,也为文化的传承。现在最担心的是练不好,压力很大,所以必须加紧努力训练。这回到瑞丽抗疫,能通过芦笙给民兵兄弟们带来欢歌笑语,填补空虚,舒缓压力压抑,而且还通过芦笙结识了许多新朋友,更加坚定了自己学好芦笙舞、传承民族技艺的信心和勇气。

    “高高苗山芦笙响,小妹想起小阿郎,妹想阿郎走梁梁,只望嫁郎做新娘……”一曲曲优美动听的芦笙情歌回荡在马龙的山水之间、苗家村寨,也唱响在瑞丽勐卯镇大等贺的边境线上。

 

     疫情散去  相约苗寨

    热情的韩江波、张光强、张文光还向我们发出诚挚的邀请:

    等疫情散去,相约马龙苗寨!

    伴着和煦的暖阳,温柔的微风,我们如约而至,相约马龙,相聚苗寨,淋一场烟雨,遇一场花事。我们到轿子山、大凹子、木龙象山、三星坝、火脑冲、林场、长凹子、赵家庄、黑石头、黄泥塘、杨家冲苗寨……穿行一段绿水青山的旅途,相逢一场 民族文化的盛会,在白云深处的人家,在隔山独居的村落,赏一曲云岭笙歌,喝一杯牛角酒,跳起一段苗家舞。伴着春日里的第一抹色彩,和着轻风向阳而生,绽放满眼的缤纷与活力,染醉苗寨的明媚时光。

    马龙的春天超级美,马龙的苗寨特别的自然美。是那种舒适舒心的美,是那种恬静淡雅的美。走在溪水河畔边,周遭弥漫着桃花的芬芳,衬上蓝天白云,尽显原生态的美,回归宁静乡野人家的美。

     满怀期待,静待花开!

     疫情散去,马龙相见,约会苗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