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浏览 长者专版

脱贫一线娘子军 攻坚克难不须眉

  • 信息来源马龙区政府办公室
  • 发布时间2020-12-31 10:28

脱贫一线娘子军 攻坚克难不须眉

发布日期:2020-12-31 10:28:58

 

        在马龙区脱贫攻坚战场上,活跃着一支英姿飒爽的娘子军。她们以柔肩扛起使命,以行动践行初心,冲锋奋斗在脱贫最前线。她们就是区司法局的赵菊娥、李艳芬,区史志办的薛珂,这3名干部组成了全区唯一的女子驻村工作队,撑起了瓦仓社区精准扶贫的“半边天”,把真情温暖带给贫困乡亲,以坚韧信念克服困难,诠释了女性风采和巾帼担当,谱写了一曲“铿锵玫瑰”的动人乐章。

瓦仓社区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6户220人,贫困发生率为3.36%,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主要致贫原因是因病、因残、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其中患精神疾病、残疾的特殊群体较多,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对此,“娘子军”深知担子沉重与责任重大,于是铆足干劲决心发挥好驻村帮扶作用。她们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清楚掌握各村各户家底情况、宣讲各项脱贫政策、严把精准识别退出关口、参与项目实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各项任务。2019年瓦仓社区如期完成贫困村脱贫出列任务,贫困户脱贫44户185人,贫困发生率为1.28%,脱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脱贫攻坚在路上 真情实意暖人心

     “我们村里有三个女同志,是来扶贫的,辣燥得很”这是很多村民对瓦仓社区驻村工作队的认识,总是可以看到她们靓丽的身影穿行在村里的羊肠小道、田间地头。


自驻村两年多来,在队长赵菊娥带领下工作队把掌握村情、民情、贫情作为开展扶贫工作的落脚点和着力点,累计贫困户遍访515次、非卡户(含低保、残疾、分散供养、大病及党员户)300多次。入户总是挂着村民的衣食住行各方面,情况满满当当记在日记本上,更烂熟于心头。她们充分发挥女性优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宣讲政策,鼓励贫困群众树立脱贫信心,并耐心倾听他们的所思所盼,切实解决存在的困难问题。

法律援助解民忧,善解人意化春风。贫困户李四囡与“丈夫”在未领结婚证的情况下生育两个孩子后,两人夫妻关系破裂分居多年,但“丈夫”却经常来骚扰她们一家的生活,争抢打架时有发生,娘子军在知道这一情况后十分同情,多次以情入理的调和劝解,并联系挂联单位司法局对其进行法律援助,让李四囡用法律手段捍卫自己的权益。

细心用情常入户,上门服务暖人心。在摸排走访过程中发现村里精神疾病患者较多,工作队便多次入户向他们宣传残疾补贴政策,建议进行鉴定精神残疾等级,之后考虑到要带病患去城里鉴定是件难事,经多方协调联系,区残联下沉到社区对精神病患进行残疾鉴定,把好服务、好政策送上家门。她们用心用情在扶贫,真正做到了进家门、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堪为基层群众的贴心人。

巾帼不让须眉,乡村重焕新颜

如今走进瓦仓社区,一条条平坦整洁的水泥路通村到户,一排排宽敞明亮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田间地头是成规模化的万寿菊、苹果种植园。随处随处可见漫山遍野绽放的金色花海,园里的苹果也已成熟红透,可供游玩采摘的人们收获一份脆爽香甜的喜悦……

近年来,在党的精准扶贫政策引领下,在各级关心支持下,驻村工作队和社区“三委”形成合力,全力推进住房、教育、健康、饮水各项脱贫工作。截至目前,硬化村内道路6条,共计3.24公里,村村通水泥路,组组通自来水,户户都有安全稳固住房,家家都有医疗保障,适龄儿童青少年都在校上学。通过积极对接劳动力转移就业,鼓励贫困户在外务工,并精准落实兜底保障政策,实现收入均有保障;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上,工作队扎实工作,将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开展了“三讲三评”等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增强贫困户内生动力,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

要想脱贫摘帽,发展产业是重中之重。自驻村以来,工作队与社区三委就拓宽致富门路,壮大村集体经济,想办法、理思路,反复研讨如何发展瓦仓特色产业。2017年成立绿兴苹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苹果500亩,带动124户农户流转土地及务工,2019年成立绿旺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万寿菊350亩,产值22万元,带动贫困户56户72人转移劳动力就业,2020年合作社种植万寿菊210亩,带动贫困户及村民种植万寿菊280亩,预计收入74万元。村民们收入上去了,“钱袋子”也鼓了,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五万元以上。

贫困户在发展产业上也不甘落后,娘子军就为他们想办法、出点子。比如李菊花户母亲患帕金森综合征瘫痪在床,姐姐又有精神分裂症,还要供三个女儿读书,家庭重担全压在她和丈夫上,光靠丈夫在铁路段务工每个月2000元的收入不够稳定脱贫,工作队就积极鼓励她发展产业,于2018年帮助她申请到5万元小额信贷用于种烤烟、养黄牛,通过李菊花辛勤劳作,反复摸索,2019年交售烤烟1000公斤,收入36000元,当年光荣脱贫,实现稳定增收,用实践证明了勤劳是致富的法宝。

在脱贫攻坚这场伟大战役中,贫困群众鼓足信心,付出劳动,收获喜悦,怀着感恩之心在奔小康的路上奋进。“感谢国家的好政策,让我们生活各方面都有了保障,负担减轻了,自己也要争气,才能对得起党的帮扶”李菊花由衷的说道。新房子盖在主路旁的贫困户李买召总是热情邀请路过的工作队进屋喝水,她常说“谢谢你们这么帮助我家,让子女去外省打工,盖房子还有补助,拧开水龙头就有水吃,现在日子好过了,我们要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残疾贫困户李德全是村里的保洁员,他说:“是党组织关心照顾我家了,我既然领这份钱,就要对得起这份工作”。于是每天清晨就把村道清理的干干净净,傍晚牛羊归圈又放下碗筷,忙着拎上扫帚去打扫,一年来不擅表达的他选择用行动回报党的恩情。

2020年是巩固提升脱贫质量的收官之年。为确保“百日总攻”取得胜利,开展问题整改“清零”行动以来,工作队较真碰硬再次挨家挨户摸排危房改造、非卡户人畜混居及老人住危房问题,做到及时整改到位,切实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目前,在街道、督战挂联单位、社区、工作队协作下,整合争取到硬化35户社区贫困户入户路的项目资金,提供水泥、砂石、浇灌车等材料设备,以贫困户投工投劳的形式,帮助他们把路修到家门口,打通精准扶贫的最后一公里,为推动乡村振兴打好基础。

舍小家顾大家,砥砺前行再出发

瓦仓社区驻村工作队,一行三人的娘子军。她们本是让人羡慕的机关女干部,是家庭倚重的母亲、妻子、女儿,却投入脱贫攻坚事业,深入广袤农村,把责任使命扛在肩上,把贫困群众装在心上,把家庭生活的苦涩咽在肚里。

工作队长赵菊娥,初来驻村时女儿刚上初三,学习压力大,儿子才一岁多,身体弱,两个孩子正是需要陪伴照顾的时候,她分身无暇,本应尽孝父母,却还要七十七岁的老人持家,她是无奈又心酸。有时好不容易放一次周末还要加班,儿子会哭闹着拽着她的手说“妈妈,你能不能多陪陪我”,看着稚嫩的孩子她强忍不舍,毅然前往驻村……

工作队员李艳芬,驻村后几乎错过了儿子整个初中阶段的陪伴学习,七月底又去参加师宗县脱贫攻坚普查工作,恰好是儿子中考的关键阶段,她担忧儿子备考期间的学习身体,但还是义无反顾的接受普查使命,只有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想到儿子心中焦虑会悄然落泪。

工作队员薛珂,一个没有任何农村生活经验的姑娘面对繁重辛苦的工作,艰苦的食宿条件从无抱怨,她觉得年轻人就应该在基层多锻炼成长,但面对父母“催婚”还是倍感压力,“每天脸朝黄土背朝天,一心对着贫困户,上哪找对象?你们就别操心了,缘分来了挡都挡不住”她安慰父母道。

谁说女子不如男,脱贫路上花木兰。为了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战,她们“舍小家、为大家”,始终牢记使命,坚守奋斗在贫困最前线,与无数驻村工作队员一样,犹如一粒粒普普通通的水滴,默默用深情滋润田间地头,把甘甜带给困难群众,把心血汗水汇聚成强劲奔流,齐心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进军,出发!(薛珂 赵菊娥 李艳芬)